商业火箭、通用化卫星测控综合基代设备、反无制导格斗机、低空安防设备、新能源电池......在9月23日开幕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5型产品备受瞩目,产品涵盖重大工程、商业航天、低空安防、高端装备、新能源5大领域,展现大国重器的同时,突出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以创新推进航天科技的产业转化。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获得本届工博会大奖。商业航天用空间环境适应低成本钙钛矿/BC复合叠层太阳电池、低成本高精度自适应追踪太阳电池在轨测试系统获高新技术工程奖。
走进航天科技展台,天宫空间站1∶10模型吸引众多航天爱好者拍照打卡。空间站模型左侧,长征六号甲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已经是工博会的“老朋友”了。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于2024年11月30日完成首飞,目前已顺利执行2次发射任务。火箭全长约62米,起飞重量约430吨,采用两级最简构型和4米级单芯级设计,卫星整流罩可灵活配置5.2米和4.2米直径,支持单星、多星不同任务类型。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2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6吨,在国内首次突破铝锂合金贮箱、健康诊断管理、全三平无人值守、牵制释放等技术。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火箭总长约50米,起飞重量约530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4.5吨。依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专用的发射工位火牛配资,该火箭可实现14天快速发射,配备智能诊断、无人值守等新技术。
位于展区另一侧的通用化卫星测控综合基带设备,可实现四星多模式并行测试,为商业卫星提供高效、快速的测控通信链路测试解决方案。设备已全面支持商业卫星广泛采用的非相干扩频、中低速数传等模式,并引入随遇测控模式实现多目标同时测控。
空间环境中,太阳能是航天器唯一的外部能量来源,八院2款太阳能电池产品有效满足商业空间飞行器太阳电池低成本却能兼顾高可靠性的苛刻需求。目前团队正重点攻关电池在低轨环境中的综合可靠性、组阵封装工艺等关键技术,同步研发柔性钙钛矿电池组件。
低成本高精度自适应追踪太阳电池在轨测试系统可实时测量太阳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自动绘制特性曲线,分析太阳电池在轨性能衰降规律。其温度测量精度达到±0.1℃,好比太阳电池的“专家级医生”,为太阳电池系统在轨高可靠运行提供全周期、高精度数据支撑。
低空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安全防范成为战略刚需。八院的民用无人机及关键核心部组件,可满足高精度、高灵敏度探测、“低慢小”无人机拦截等需求,并在多地成功应用,为关键地区、人员和设施提供有效防护。
“御蜂”反无制导格斗机突破了旋翼机对空拦截制导化改造总体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以无反无”拦截“低慢小”无人机,具有低成本、低附带损伤的特点,重量轻、速度快、续航长,具备直接碰撞的能力。
便携式无人机探测雷达是一款无盲区三坐标雷达,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具备探测四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组装穿越机等多种飞行器的能力。面对雷达反射面积0.01平方米的低小目标,有效探测距离也能达到1千米。
宽频段无线电侦察测向设备集侦察-测向-跟踪于一体,通过对无人机图传信号的高增益接收、参数提取和分析处理,完成对目标信号的侦察测向,可实时输出目标工作频段、角度等信息。设备使用频谱检测识别算法,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可实现复杂环境下全自动工作。
一旁的白色方形设备,是多功能智能感知雷达。该雷达主要用于各类无人机、鸟、船舶等低空(含超低空、水面)目标的近距离搜索、跟踪和识别。其部署灵活、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4台阵面组阵部署火牛配资,在近距离内可实现360°方位覆盖,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全向探测能力。
金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