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玖富配资,但是一场关键的战争不仅仅关系到战场上身在一线的战士们的生死,甚至对整个战局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努力的争取胜利,也重视每一次的失败,总结经验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
提起刘邓大军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刘邓大军是中原野战军的别称,由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将领领导,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刘邓大军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嫌少有败绩,然而就在1948年,由于一个旅级指挥员的轻敌失误,导致了一场战役的失败,400多名将士牺牲,损失惨重,事后一名临阵脱逃的军官因过失重大遭到处决。
千里挺进大别山
1946年6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不顾全国人民的意愿,摧毁国内来之不易的和平、安稳的环境,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内战。
展开剩余84%对于内战,蒋介石蓄谋已久,国民党军队对此准备得相当充分,加之背后又有美国的帮助,因此在内战前半阶段,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国民党军队都远远超过解放军部队,解放军也一直处于下风。
1947年6月,经过了一年的作战,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实力都发生了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军队兵力由内战刚爆发时的430万降低到370万,而人民解放军的队伍由100万的兵力上升到195万,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然双方实力依然悬殊很大玖富配资,但是无疑解放军发展得越来越好,而国民党军队却一直在走下坡路。
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接到中央“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指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大军强渡黄河,经过近30天的激战杀出一条血路,顺利到达大别山,从此拉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这过程中,虽然他们也曾受到过挫折,牺牲也并不小,但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抵达大别山的战略意义非凡,有些牺牲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牺牲都是有必要的,就比如在后来的1948年刘邓大军面临的失败。
错误的决策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引起蒋介石的恐慌,他紧急召集国民党军队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集结在河南漯河地区,解放军在漯河周边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发现蒋介石这一举动,决定让20旅前去吸引国民党军队主力的注意,然后找机会进行反攻。
20旅的旅长名叫吴忠,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党员了,参加了无数的战役,杨勇对他十分信任,20旅毕竟是前去引敌人注意的,因此并没有动用主力军队,只是抽调了其中两个团,加上改编过的俘虏,总共五千人左右。
他们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的脚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用战术牵绊住敌人,一些无谓的牺牲完全没有必要,吴忠在接收到命令后信誓旦旦,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战场上需要听取军令,最忌讳的就是自作主张,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玖富配资,吴忠偏偏触犯了这个忌讳,并且酿成了大错。
之前吴忠带领20旅与敌人交手过,他们攻入了国民党军队在大别山补给线上的一个中转站,掠取了敌人的很多物资、武器,收获颇丰,尝到甜头的吴忠一直想有机会再会会国民党军队,这他眼中,这次任务就是一个这样的机会。
战略计划决策好以后,一纵队兵分两路,一路由杨勇带领,另一路由吴忠率领开始了这次任务,当20旅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以后,20旅的领导集团内部产生了分歧。
政委刘振国认为国民党军队装备先进,行军速度快,应该按照原定计划赶紧转移,免得让敌人发现他们只是主力部队抛出的诱饵。
但是吴忠认为部队士气正盛,可以乘机打一场,还能再缴获一点敌人的先进装备,两人僵持不下,最终各让一步,决定打上一小仗,然后迅速撤离。
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很明显他们小瞧了国民党军队的实力,更小瞧了国民党将领,国民党军队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多次跳出了吴忠他们设下的包围圈,并打乱了他们的作战计划,浪费了大量时间不说还被国民党发现了漏洞。
国民党立刻调了两个师向20旅的方向行军,杨勇察觉到情况不对,立刻致电吴忠让他们迅速转移,吴忠已然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但是在往哪转移的时候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坚持要将队伍分散,一支小队往西吸引敌军的注意,自己率领大部分军队往东和主力军回合。
兵力本就不足,还要再分散,结果可想而知。吴忠的行军路线被国民党内部得知,在他们到达包信集以南的小回庄时,国民党军队的一整个师向小回庄发起猛攻,战士们奋勇杀敌激战一夜没有让敌人占到便宜。
但是在第二天前来与吴忠他们会和的59团1营并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在抵达小回庄附近的时候中了敌人的埋伏损失惨重,营长被俘,在不久后英勇就义,而在着包信集之战中,1营损失了400多名将士,整个营几乎是面临了灭顶之灾。
1营的损失传出来各级指战员都十分悲痛又十分生气,吴忠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这件事确实是他的主要责任,吴忠对此也十分内疚,在总结大会上表示无论是撤职还是杀头他都没有怨言。
杨勇总结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宣告了对吴忠等人的处分,吴忠被严重警告,其他相关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但是要说处罚最重的要数1营的副教导员李应正他在一营遭到埋伏的时候选择了临阵脱逃,造成了重大损失,将他交付军法审判后被判处了死刑。
小结:
这次重大的失误也惊动了刘伯承和邓小平玖富配资,两人联名下发了对59团的严厉批评,而吴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次失败,在以后的作战中更加谨慎,更加英勇,在后来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在196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发布于:天津市金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